说到吴越争霸,大家第一个想起的会是卧薪尝胆,以及西施、范蠡的传奇生涯。再往前,就会想起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鞭楚平王尸以报家仇。似乎,整部吴越相争的历史正剧是由父兄被国王杀死的楚国青年单身逃亡拉开帷幕的。其实,早在春秋的鼎盛时期晋楚争霸的时候配亿多配资,历史就安排了吴越争霸的导火索,埋在毫不相关的与世无争的中等大国——陈国,并在一场淫乱的酒宴上将之点燃。
陈灵公十五年的某一天,妫平国(陈灵公的名字)在已故大臣夏御叔家中宴饮,陪同他的是两位大臣孔宁和仪行父。这两位大臣可用弄臣来标签,生动点的话可用钱钟书在《围城》中创造出的一个词汇“同情兄”来形容。他们不仅彼此是“同情兄”,和国王妫平国也是。一年前他们引诱妫平国认识了夏御叔的寡妇夏姬,很自然地两人勾搭成奸。之前孔宁和仪行父各与夏姬有过一段情史,他们和妫平国因了夏姬的缘故,用现今南方某些地方的低俗隐喻,形成了“姨夫”这样一种关系。那天,他们三人在宴席上面对的是夏家的户主,夏姬的十八岁的儿子夏徴舒。宴席也是小伙子夏徴舒提供的,为了感谢国王将父亲生前的职位陈国司马交给他继承。这场宴席夏徴舒没让母亲出席,他知道母亲跟席上的三位有什么瓜葛,他不想尴尬。
展开剩余91%夏姬都有了十八岁的儿子了,年龄快到四十了吧,还能跟国王和大臣私通?他们不是该找花季美少女去发情吗?是国王和大臣口味重的原因,还是夏姬逆生长越老越美丽?是的,夏姬是见诸史书的第一位逆生长的美丽女子,好像也是唯一的被史书记载的逆生长美丽女子。她是春秋时期另一个中等大国郑国国王的女儿,她的父亲郑穆公姬兰在晋楚两个霸王级别的国家间摇摆,维持了二十二年,还将王位安全地传给了儿子郑灵公姬夷,可算是政治强人。
那么,这样一位千乘之国的国王女儿怎么会嫁给另一个中等大国的一位不是很有实力的大夫?有一个原因,夏姬在花季的时候,和同父异母哥哥姬蛮好上了。她的乱伦行为,三年后造成了姬蛮的死亡,同时也造成了她的下嫁。嫁给夏御叔九个月后,她就生下夏徴舒。十二年后夏御叔死亡,夏姬在夏家的采邑株邑开始孀居生涯,并在寂寞中越发美丽。
她的美丽很快就被陈国的浪荡大臣孔宁和仪行父发现,很快就渠生而水到,并因孔宁的引荐,又发展了国王妫平国。夏姬有个习惯,和情夫完成质量较高的床笫之欢后,便送情夫一件自己的内衣,而她的情夫们也喜欢将她赠送的内衣穿上,相互显摆,甚至在本该严肃的朝堂上。陈国有位爱惜朝廷体面的大臣泄治劝他们不要这么张扬彼此间的淫乱,被杀。有国王参与的国内的淫乱是很安全的,既不怕公安也不怕媒体,肆无忌惮,很嗨,包括很口嗨。
于是,在夏徴舒举办的宴席上,喝嗨了的三姨夫看着夏徴舒开始口嗨。首先是妫平国看着夏徴舒对孔宁和仪行父说:“这小子长得很像您二位啊”,接着两位“同情兄”猥琐地奉承国王:“这小子长得也像您”。他们之间的挤眉弄眼,说着不咸不淡的话,让十二年正正经经有过父亲的夏徴舒很不舒服,越来越不舒服,直至恶向胆边生。他借故退席,安排亲兵将自己家包围,然后亲手射杀了妫平国。但孔宁和仪行父却跑掉了。怎么跑掉的呀?跑一个都不可思议,还两个都跑了,这不合逻辑呀?历史就这德性,你跟他讲逻辑的时候,他就跟你讲剧情需要。
两位跑跑逃离夏家,不敢藏身陈国,一路直奔五年前揍过陈国陈国因此认了大哥的楚国,跟大哥汇报说我们家的小弟造反了,杀了老大。好死不死的,杀死妫平国,吓跑太子妫午,夏徴舒竟然自立为陈侯。陈国这个体量的国家的国王在周朝名义上还存在的体系中是国公级别的,是二王三恪之一,是周王的宾客。夏徴舒不想步子迈大了,略微谦虚一下,自降为侯。
葛优不是还说过吗,“那也不可以!”(《甲方乙方》),楚国决定对陈侯夏徴舒作替天行道的惩罚了。作出决定的楚庄王熊旅大概忘记了自己的名言:我蛮夷也。灭随国没有什么道义上的理由,灭就灭了,我是流氓我怕谁?现在,灭陈国道义还适时地来了,可以绷起严肃的脸了。
` 石头砸鸡蛋,很顺利占领陈国,用车裂之刑杀死了夏徴舒,俘虏了祸乱之母夏姬。看到夏姬,熊旅的眼睛直了,他要跟她谈恋爱。这时,主角上场了,此前在楚国国产历史剧中男三以下的有台词配角申公巫臣强行加戏自带主角光环在新开机的剧场出镜了。
申公巫臣这时应该已经中年以上了,儿女一大堆,其中至少狐庸已长大成人,比夏徴舒大那么点岁数。他也毫不犹豫地成为献俘现场被夏姬一网打尽的男人之一,而且死心塌地。现在想想,夏姬得美丽到什么程度呀,现在有女演员能演吗?
见君王有冲动的倾向,申公巫臣赶忙正义凛然地劝说:“您讨灭陈国是为了道义,现在想跟夏姬那啥是因为淫欲。贪色为淫,淫为大罚,精虫上脑失去了君王的矜持,很不值得”。这样一番假大空的说教竟然被楚庄王采纳了,我真想问问熊旅先生,您不是蛮夷吗,蛮劲呢?
刚劝退熊旅,熊旅的弟弟熊侧(子反)又闹着要娶夏姬。好在申公巫臣心灵鸡汤熬得足够多,再劝熊侧够用:“这位女子很不祥啊,跟她沾上的男人都没好下场。她的亲哥哥因为她而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也被她采补给挂掉了,还有陈王因她而被她儿子杀死,她的儿子也因她而被我们杀死,孔宁和仪行父也因她丢掉了在陈国安身立命的身家跑到楚国,现在不只剩下可怜?这女子真是干啥啥不行,沾谁谁倒霉。天下漂亮女子多得是,何必要她”。这可真是劝得口干舌燥啊,古怪的是,熊侧也被说服了。
熊家两兄弟就此产生了夏姬是红颜也是错误源的认知,给谁谁犯错误。可这活生生的尤物也不能作为负资产处理,她的美貌是她现在唯一的价值,给谁能最好利用这剩余价值,又不会使那谁犯错误?有一个人选,老将连尹襄老,战场折冲之人百无禁忌,官也不太高,不用考虑收纳夏姬而影响到国家的脸面。将夏姬给连尹襄老还可以使他有抽到支付宝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这样的舒坦,让他以后在战场上更勇敢,是笔好投资。
连尹襄老自己也没想到夏姬这美丽女子跳棋一般跳过国王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竟然跳进自己的棋盘中来。很是幸运。可能这个幸运属于幸运透支,不久,爆发晋楚争霸的关键战役——邲之战,楚国虽然大获全胜,但连尹襄老却在战场上被晋国的大将荀首一箭射死,尸体也被当做战利品带走。
夏姬又让一张床空了。哦配亿多配资,好像不是她让的……
不过这时候她的床有一个最不该跳上来的人跳上来了,这个人就是连尹襄老的亲儿子黑要。父亲战死,尸体被带走,黑要本该想法讨回父亲的尸体归葬,却这般不管不顾地跳上庶母的床,像草原的蛮夷部落的人一般继承父亲的遗产。
黑要
申公巫臣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人陷入道德的泥沼,他要将她从蒸腾的雾气中救出来。他派了个王婆之类的人——哪个朝代都会有这类人吧——去跟夏姬暗通款曲,跟她说:“你要是觉得我虽然普通,但是一个美好的东西,你就先离开楚国,回郑国。我会来郑国娶你”。夏姬可能就是喜欢申公巫臣这样普通却有着蜜汁自信的男人,就一口答应下来。得到准信的申公巫臣开始了神操作第一步,他借着自己是楚国的老资格外交官,通过私人渠道知会郑国,让郑国通过外交渠道告知楚国,郑国愿意在晋楚之间斡旋,促成两国在邲之战中俘虏的交换,包括战死的连尹襄老的尸体也可以交还。条件是楚国要派夏姬前来,一方面夏姬是连尹襄老的寡妇,另一方面夏姬是郑国老国王的女儿。
邲之战中晋国那边俘虏了楚庄王的弟弟熊谷臣,楚国这边俘虏了荀首的儿子知荦,拿国王的弟弟换一位将军的儿子,还要饶上一具战死将军的尸体,楚庄王怀疑晋国会不会做这个赔本的买卖,就询问申公巫臣的意见。申公巫臣分析了一番,很肯定地跟国王说,会的,只要将夏姬派去办这事,郑国会尽力促成的。
就这样,夏姬以不可抗力离开了黑要的桑拿房,离开了楚国,回到自己的母国。申公巫臣通过自己的渠道向郑国国王提出要娶他的这位又新寡的妹子,郑襄公姬坚心想,你这么折腾可不就为了我这妹子吗?就同意了。然而这是秘而不宣的许婚,申公巫臣还不能前往郑国迎娶,他还在楚国一切如常地过着,隐藏着自己对夏姬的渴望和思念。直到楚庄王逝世,楚共王继位。其实,也没等多久。
楚共王熊审和他父亲一样,很着迷让晋国下不来台。一上位他就筹备着要对晋国的盟友鲁国来上一场战争,而且,为了彰显“打卤”有理,熊审派出使节前往联合国框架内跟楚国搞团团伙伙的各国,邀请他们一起“打卤”,其中的齐国就委派申公巫臣去联络。对申公巫臣来说,这下机会来了。
申公巫臣的神操作第二步开始了,他将家里人全都带上走了,离开楚国,直奔郑国,给国王献上聘礼,明媒正娶了夏姬。他是怎么做到“尽室以行”的?出使又不是定居,老家连个看家的都不留,春秋时也没有驻外大使这样有硬性任期的职务,再说他这次的外使任务明确,到齐国去,跟齐王“告师期”,说一下楚国准备哪天出兵,然后就可以回来了。他这样全家移民的架势,怎么过的楚国海关?所以我说是神操作。
随便猜一下,申公巫臣是芈姓而屈氏,跟国王是同根同源的,正经的老牌贵族。楚国虽然王最大,但几百年发展下来的诸多贵族已经在各利害相关处盘根错节,像申公巫臣这样的金牌且老牌贵族带家跑路不会太难,肯定有接应。楚国没商鞅,所以也没有边境出入的严格管理。
楚国也不是没人看破申公巫臣的神操作,有位申公巫臣的芈姓本家小伙就看出申公巫臣极力掩藏的秘密,可以称之为神眼。这位小伙名叫申叔跪,和其父从外地回郢都,中途遇到申公巫臣,片刻的邂逅,就察觉出那味来。
情景还原一下,申叔时和儿子申叔跪在回京都的路上遇见申公巫臣,停下来交谈片刻,申公巫臣跟他们说了自己出使齐国的国王委派的任务,但打死没说自己给自己下的私人任务。而他的脸色却在申叔跪这里泄露了秘密。
相别之后,申叔跪就着自己的观察,柯南了一下:“老先生身负军国重任,表情凝重可以理解,可为什么他的眼光中又有那么一丢丢的闪烁,很像是就要见到跟他‘期我乎桑中’的情人的喜悦。他又极力隐藏,那位情人应该是别人的妻子。老先生看上去是要拐带人妻跑路”。看得多准!只能感慨,在神眼面前,隔壁老王很难完美地作表情管理。
申公巫臣借着出使的机会遁逃,可称为“使遁”,这两字很容易音同字不同听错。郑国是处在楚国的淫威之下的摇摆国,不可久居,得去一个能够抗衡楚国的大国才能保证安全。齐国上下他挺熟,不过齐国老打败仗,也不安全,想来想去,得去晋国才能保全家室。于是,申公巫臣带着新娶的如花美眷去了楚国的敌国晋国,因晋国的新晋大夫郤至见到晋景公。晋景公重才不重德,很欣赏申公巫臣,任命他作邢地的大夫,管理邢地。
消息传回楚国,有两位大臣很吃味。申公巫臣临阵撂挑子本就很混蛋,他撂挑子的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位美人,更混蛋的是这位美人当初国王想要,司空想要,都被这混蛋道貌岸然地劝阻了,原来是他自己想要。
吃这味的是司空子反,楚共王大概会摸着鼻子说,我不吃这味,是我老爸想要不是我,我没有,别看我。
子反跟楚共王建议,派人带一大笔钱去晋国,花钱买申公巫臣坐牢。熊审作了番灵魂思考后这样回复叔叔:“人之初,性本私。屈臣(申公巫臣)在夏姬这事上确实不地道,但属于是可以理解的自私。这事上他做错了,但在先王时期,他很有公心辅佐先王。至于花钱让晋国将屈臣下大牢,这没必要。一是,如果晋国国王认为屈臣是楚才可为晋用,那花再多的钱也不起作用。二是,如果晋王认为屈臣对晋国没用,不用我们花钱晋王就会赶屈臣走”。事实上晋景公没赶跑申公巫臣,还委以重任。这味子反越来越吃不下去,适时,楚国另一位重臣子重也提出要惩罚申公巫臣,两人一联合,惩罚申公巫臣的决议就下了。
楚庄王二十年,子重跟申公巫臣结下梁子。那年楚军围宋,打出了军威。子重乘机请庄王将楚国的申和吕两个地方赏给他作封邑,庄王基本上点头了,申公巫臣插了一嘴,说:“申和吕两地是楚国征兵征粮的重地,把它们分封出去,成了私邑,以后楚国没兵没粮的怎么打仗,甚至保家卫国都很难做到”。庄王一听,就听从了,没给子重申和吕。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子重这个仇一直记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还没到十年呢,堪堪也就五六年吧。
于是,在子重和子反的策划下,申公巫臣留在楚国的亲族子荡、子阎、清尹弗忌——名字多好听啊,怎么忍心——以及大色鬼黑要被抄家,被处死。
得知亲族受自己连累而枉死,申公巫臣既不安又愤怒,两者不停作加法和乘法,最后使他出离了愤怒,冷静下来,决意不顾一切进行报复。他给子重和子反写了一封信,斥骂他们公报私仇,宣示自己一定要让他们“罢于奔命以死”。此前,他虽然逃到晋国,但还没有作出危害楚国的事情,说他叛国可以,说他避难更准确。现在,他要让楚国为子重和子反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从几十年后看来,是楚国难以承受的。子重和子反如果不反应过度,能像楚共王那样平常待之,申公巫臣很大可能在晋国就以邢大夫的身份平庸地度过一生。
要是将楚国面对晋国的方向指作楚国的前方,那相对的方向就是后方。申公巫臣在楚国的后方的后方,那里遍布着被楚国打服了吓怕了的小国,选中一个处在山泽水网中的小国,吴国,作为棋眼,开始下一盘大棋。
这是史无前例的战略级规划,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此前的诸侯国只拉帮结派,互殴。为竞争对手培养一个竞争对手,申公巫臣之前,从没有人想到过。
征得晋景公的同意——在这样宏大的企划书面前,哪位ceo扛得住?申公巫臣从晋国带了两卒人马去吴国。稍作解释,卒是春秋时的军队建制,为一百兵和三十辆战车,两卒就是战车六十辆,士兵两百员。由此可见,晋国还是下了本的。
当时吴国国王名叫寿梦,是自吴泰伯以来第十八位国王。说是国王,但国小而位卑,是楚国的附庸之一。楚国如果能早知道,只需派偏师,一个冲锋就能灭了。毕竟,吴泰伯立国只不过以荆楚之地的千余家,断发文身,隔绝文明已久,落后的生产,落后的军事,没有发展的方向,也就没有发展的愿景。
申公巫臣带着两卒兵马和一个儿子狐庸前来,晴空一声霹雳响,送来中原文明。在吴国,申公巫臣演示晋国先进的战车战术,让吴国君臣觉得我也可以的,然后留下一卒兵马,作为教导队,供吴国复制复制,尽自己国力去复制。同时,申公巫臣还将儿子狐庸留下,给吴国的王子们传授中原文化,并为吴国搞外交。因为狐庸的出色工作,吴国的王子各个出色,其中还出了位先知般的人物,公子季札。因为申公巫臣父子的努力,中原的老字号国家都认可了吴国,其中很可能没有楚国,因为楚国再迟钝也不会不从吴国的缓慢崛起慢慢地脱离自己的掌控发现出什么来。
狐庸因老爸爱松紧裤带而离开楚国,不然,以他的工作能力,在楚国一定能脱颖而出的。
在申公巫臣父子调教下的吴国积蓄了一定的国力,开始打怪升级。而且是在申公巫臣的唆使下,专挑楚国的附庸打怪升级,而且专挑楚国不能及时回护的国家下手。巢国,徐国,打!州来国,打!打不下来的也打,骚扰一下楚国就要千里援助。就这么的,子重和子反一年之内七次被各附庸国的鸡毛信催得来回奔跑,最远的一次是州来国报警,子重当时跟国王在郑国,都出国了,没办法,得去呀。千里奔波,师老兵乏,州来国已经被吴国灭掉了。
吴国就这样一步步在申公巫臣父子的指导下蚕食楚国后方的附庸国,逐步的强大起来,成为楚国后方的可与楚国抗礼的一方。不久前吴国还是楚国的附庸呢,申公巫臣就这么生生的在楚国后方创造了一个可与楚国竞争的对手。六十年后,伍子胥才从楚国奔亡至吴国,然后孙武从齐国而来,教吴国兵法,可这些都是在申公巫臣在吴国打下的基础上才能行之有效的。阖闾九年,申公巫臣训练吴国八十年后,吴国攻破楚国国都郢城,差点灭了楚国。
楚国被吴国打得这么狼狈,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虽然,强吴去牵制楚国的战略思想出自申公巫臣,申公巫臣是出于私怨而作出这个谋划,但两国博弈,战略形势已不容计较这些,楚国的谋士自然不会耽溺于对申公巫臣的怨恨指责,他们也有样学样,吴国的后方越国便出现了楚国人的身影。其中,对越国的国策能起决定性影响的有文种和范蠡,他们都是楚国人。
至于他们去越国是国家公派还是自愿,史无明载,笔者愿意相信是楚国为抵抗晋国强吴弱楚的战略而下的应手。
申公巫臣如果只像子重爱财不好色,春秋形势不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从晋楚争霸跳到吴越争霸,两个代理人之间的战争最后发展成国际主流。申公巫臣好色了,夏姬一直美丽着,冻龄着,像冰雪一样定期播撒。因她发生那么多世不能容的事,脆弱的强权男人不仅容忍,而且一直焚心以火。也许,春秋那时的蝴蝶效应不是始于陈灵公的那次醉不择言的话,而是始于夏姬出生时,在襁褓中,第一次的眼睛的眨动。
都是睫毛惹的祸。
发布于:江西省泰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